德國舞臺藝術傢傢族。傢族的第一代演員是路德維希·德弗裏恩特(1774~1832),1804年開始在流動戲班子中演戲,1805年進德國宮廷劇院,1808年轉入佈雷斯勞劇院,1815年後經當時著名演員伊夫蘭介紹進入柏林皇傢劇院。他扮演過J.C.F.席勒《強盜》中的弗蘭茨·莫爾、《陰謀與愛情》中的伍爾姆;莫裡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W.莎士比亞劇中的法爾斯塔夫、亨利四世、夏洛克、李爾王、理查三世;泰倫提烏斯《兄弟們》中的廚子以及伊夫蘭和大眾戲劇中的許多角色。他是是德國浪漫派戲劇時代最著名的演員,既能表演悲劇,又能表演喜劇,尤其擅長表演那些充滿矛盾的、惡棍似的角色,以其卓越的藝術手法表現出時代的矛盾。他的侄子卡爾·奧古斯特·德弗裡恩特(1797~1872)於1819年開始在佈倫瑞克國傢劇院演戲。1821年去德累斯頓,1835年去卡爾斯魯厄,1839年又轉去漢諾威。表演過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哈姆雷特、席勒作品中的波薩侯爵、威廉·退爾和J.W.von歌德作品中的埃格蒙特等角色。他擅長運用現實主義表演方法表現人物性格。

  菲利浦·愛德華·德弗裡恩特(1801~1877)是卡爾·奧古斯特的弟弟,當過演員、導演、劇院領導人,是舞臺革新傢、著名戲劇史傢。1819年開始在柏林皇傢歌劇院任歌劇演員,1831年因聲帶發病轉為話劇演員。1834年同L.施內德共同創建“柏林劇聯”,倡導戲劇革新。1844年接任德累斯頓宮廷劇院演員劇團團長職,致力於創立市民階級的國傢劇院。1848年站在自由主義者的立場參加革命,並撰寫瞭《新德國的國傢劇院》(1849)。1852~1868年任卡爾斯魯厄宮廷劇院經理,後來積極從事寫作,著有五卷本的《德國戲劇史》(1967)。其他著作有《巴黎信箋》、《論上阿默高的受難劇》和《1836~1870年日記》。扮演過席勒作品中的波薩侯爵、莎士比亞作品中的理查二世以及古茨科等人作品中的人物。他的主要成就並不在表演藝術方面,而在於作為戲劇活動傢、革新傢和戲劇史傢所做出的建樹。作為劇院領導人,他建立瞭周密的排練制度,倡導集體表演效果,采用瞭忠實於歷史的佈景、服飾,註意舞臺上的總體效果。作為戲劇革新傢,他反對宮廷劇院或市民劇院中的僵化和拖沓傾向。他撰寫戲劇史的目的在於借鑒歷史經驗,直接為當時的戲劇實踐服務。他從把握全貌出發,令人信服地描述瞭市民階級幾傢劇院的興起和衰落過程。這部戲劇史的成就,使他與19世紀德國偉大文學史傢H.格爾維努斯齊名。

  古斯塔夫·埃米爾·德弗裡恩特(1803~1872)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一個。1821年開始在佈倫瑞克演戲。1831~1868年在德累斯頓宮廷劇院演戲。扮演過歌德作品中的塔索、埃格蒙特;席勒作品中的菲迪南、波薩侯爵;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哈姆雷特等人物,是德國戲劇史上擅長表演英雄人物的演員。他的道白訓練有素,表演卻是保守的。他是明星制劇院的代表人物。

  奧托·德弗裡恩特(1838~1894)是歌唱傢、演員、導演、戲劇活動傢、劇作傢、評論傢和出版傢,菲利浦·愛德華·德弗裡恩特的兒子。1875~1876年在魏瑪第一次上演由他執導的《浮士德》時,他親自扮演魔鬼。他還同父親合作改編過莎士比亞的作品。他的兒子漢斯·德弗裡恩特(1868~1927)是德弗裡恩特傢族戲劇傳統的繼承人,曾獲哲學博士,任戲劇史教授,出版瞭他祖父的《德國戲劇史》的第一個評註本(1905)和其他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