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Н.拉季舍夫

  俄國作傢。生於貴族傢庭。1771年畢業於德國萊比錫大學,受法國啟蒙思想傢的影響。回國後在樞密院等處供職,同時從事譯作。1783年左右創作俄國第一篇革命詩歌《自由頌》,預言革命必將到來。其主要作品《從彼得堡到莫斯斯科旅行記》(1790)描寫農民的貧苦和地主的殘暴,點明萬惡之源在專制農奴制度,提出人民革命的思想;此外還涉及法律、歷史、道德、美學等各種問題。書中對農民生活作瞭現實主義的描繪,而抒發作者內心感受的章節則具有感傷主義的特點。收錄在本書裡的《自由頌》是根據古典主義原則寫成。全書語言風格富於變化。葉卡捷琳娜二世認為作者“使人民仇恨長官和政府”,是“比普加喬夫更壞的暴徒”,下令逮捕,先判死刑,後改為流放西伯利亞。1801年獲釋。同年參加法律編纂委員會工作。由於看到自己的理想不能實現,次年自殺。

  拉季舍夫寫有《烏沙科夫傳》(1789)、《論人、論人的死亡與不朽》(1792)等歷史、經濟和哲學著作,是俄國唯物主義哲學的奠基人。他的《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對俄國的革命思想和文學的發展起瞭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