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紀廉

  古巴詩人。生於卡馬圭城。父親由於當過自由黨的新聞記者和參議員,被政府當局殺害。少年時當過印刷所徒工,後在哈瓦那的一所大學攻讀法律,一年後被迫輟學。他受現代主義影響頗深,屬於古巴的“共和國第二代”詩人。他們處於獨立戰爭勝勝利之後,經歷過希望幻滅的痛苦,在生活與創作方面都在尋求突破。在1930年的音樂節上由於黑人音樂和舞蹈的啟發,他開始反映黑人的生活,詩中吸收瞭黑人音樂的鮮明節奏。1930年發表的《音響的動機》得到文學界好評。第2部詩集《松戈羅·科松戈》(1931)反映瞭黑人的生活及其對社會的不滿,獲得成功。《西印度有限公司》(1934)一詩抗議帝國主義對古巴黑人與混血種人的壓迫,標志著他思想上的成熟。1935年開始為古巴共產黨報刊《摘要》和《中午》寫稿。1937年出版兩部詩集《給士兵的歌和給遊客的歌》和《西班牙,四種苦惱和一種希望》,在國際上獲得聲譽。1955年被授予“加強國際和平”列寧國際獎金。1958年在訪問一些國傢之後,在阿根廷發表詩集《人民的鴿子在飛翔》,歌頌各國人民團結反帝的力量,被譯成多種文字。古巴革命勝利後,紀廉結束長期流亡生活,回到古巴。1961年起任全國作傢藝術傢協會主席,發表瞭散文集《急就集》(1964),詩集《愛情的詩》(1964)、《我有》(1964)、《偉大的動物園》(1967)、《每天的日記》(1972)和《齒輪》(1972)。1947年發表《所有的歌》,1958年發表《挽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