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樂府曲名。也稱竹枝、竹枝子。本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間歌曲。崔令欽《教坊記·曲名》中已載有“竹枝子”,則在唐玄宗朝已采入教坊。中唐前期詩人顧況已有《竹枝詞》之作。唐穆宗朝,劉禹錫為夔州刺史時,根據民歌改作新詞11首,歌詠巴山蜀水自然風光、人民習俗、男女戀情,也曲折透露瞭自己被壓抑的心情,語言通俗優美。每首七言四句,形同七絕,其《竹枝詞九首》前有《引》說:“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餘來建平(今四川巫山縣),裏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迂如吳聲。雖傖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澳之艷音。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於今荊楚鼓舞之。故餘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於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當時白居易也有《竹枝》。其後作者頗多,大都用來寫人情風土,有民歌色彩。

  唐代《竹枝詞》歌詞不甚拘平仄,可歌唱。後來用為詞牌。《詞譜》載皇甫松二體,一為兩句兩平韻,一為兩句兩仄韻,均單調14字;孫光憲一體,單調28字,四句三平韻,註雲:“劉、白《竹枝詞》俱拗體七言絕句,此獨婉諧。”三體每句於第四字、第七字後分別用“竹枝”、“女兒”為和聲,也和劉、白之作不同,故《詞譜》錄以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