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齊、梁間文學傢、道教思想傢、醫學傢。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好讀書,喜道術。20歲以前被蕭道成引為諸王侍讀。齊武帝永明十年(492),辭官,歸隱於句容茅山,煉丹習道,自號華陽陶隱居,但隱居後仍不忘榮利。梁武帝蕭衍早年曾和他交遊,即皇帝位以後,經常向他諮詢國傢大事,時人號為“山中宰相”。死後諡“貞白先生”。皇子蕭綱、蕭綸為他撰寫瞭墓誌、墓碑。

陶弘景《本草經集註》序錄殘卷抄本

  陶弘景是一位博學的文人,精通天文歷法、山川地理、醫術本草、琴棋書法乃至陰陽五行。他的著作很豐富,但多屬道術和醫藥方面的書。駢文《答謝中書書》:“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清淡而精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之一。其詩僅存6首,但多數質量較高。五言詩《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隻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短短20個字,表現瞭隱士情懷淡泊的一面,也為歷來所傳誦。另一首《題所居壁》“不意昭陽殿,化作單於宮”,借詠史流露出對現實的深刻憂慮。樂府《寒夜怨》一首,雜用三、五、七言,感情真摯,格調流利,也堪稱佳作。

  陶弘景有集30卷,內集15卷,江總曾為之撰《陶貞白先生集序》,其詩文多已散佚,明人張溥輯為《陶隱居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傢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