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通常都設立一個國際評選委員會,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接、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隻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

  發展概況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是1932年在義大利威尼斯市舉行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早期的國際際電影節還有1935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電影節日漸增多,其中最主要的有1946年法國創辦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和捷克斯洛伐克創辦的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另外,在40年代先後創辦的還有意大利的聖萬桑國際體育片電影節、瑞士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英國的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等。

  進入50年代,國際電影節更加引人註目、迅速發展起來,從歐洲擴展到北美洲、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由40年代的幾個,猛增到50多個。

  到瞭60年代末,國際電影節又增加瞭一倍,總數超過瞭100個。70年代是高峰時期,十年時間又翻瞭一番,達到200多個。

  80年代以來,又增設瞭50多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世界有60多個國傢和地區先後單獨舉辦或輪流舉辦過各種名目繁多的國際電影節300多個(其中包括國際電影周、國際電影展、國際電影比賽等)。而且還有不斷增長的趨勢。目前分佈的情況如下:

  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又是重點地區。現在有20多個國傢和地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超過200個,約占全世界總數的60%。在數量上居世界的首位。其中意大利、法國、西班牙3個國傢占歐洲總數的一半以上,成為歐洲的重點。

  其次是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國傢舉辦瞭40多個國際電影節,約占全世界總數的18%,居第二位。美國雖然從50年代才開始舉辦國際電影節,比歐洲晚一些,但後來居上,發展很快。30多年來,美國先後在20多個城市舉辦過30多個各種不同形式的國際電影節,其中主要集中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城市。現在美國是世界上舉辦國際電影節數量最多的國傢之一。

  亞洲雖然不如歐洲和北美洲,但至今也有20多個國傢和地區先後舉辦過20多個國際電影節。另外,還有60個國傢和地區雖未單獨舉辦國際電影節,但參加瞭輪流舉辦的一些國際電影節。亞洲舉辦的國際電影節約占全世界總數的9%。

  拉丁美洲和亞洲一樣,發展得很快。有10多個國傢共舉辦瞭20多個國際電影節,約占全世界總數的7%。

  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舉辦8個國際電影節,約占全世界總數的2%。

  非洲雖然發展得慢一些,但也在迎頭趕上,已有8個國傢先後舉辦過16個國際電影節,約占全世界總數的4%。

  分類 上述300多個國際電影節就其性質而言,可分為3種類型:①綜合性國際電影節:有120多個,特點是規模大,各種類型的影片(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均可參加比賽或映出。舉行的時間長,一般兩個星期。主要的有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西柏林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墨爾本國際電影節、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倫敦國際電影節、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卡塔赫納國際電影節、紐約國際電影節、迦太基國際電影節。②專業性國際電影節:有150多個,特點是規模小,舉行的時間也短,最多一周,最少3~4天,一般隻放映或主要放映某一專業題材的影片,包括政治、軍事、科技、文教、衛生、工農業等30多種專業。歷史最久的專業性電影節是1945年意大利創辦的國際體育片電影節。自創辦以來,先後在意大利的科蒂納丹佩佐、聖萬桑、都靈等城鎮舉行,每年一次,為期一周。70年代以來,中國多次參加並獲得瞭一些獎。其他重要的專業性國際電影節還有:國際科學電影協會輪流舉辦的國際科學普及電影節、法國創辦的昂西國際動畫片電影節、西班牙的希洪國際兒童片電影節、法國的巴黎國際軍事電影節、保加利亞的瓦爾納國際紅十字會和衛生電影節、芬蘭的坦佩雷國際短片電影節、聯邦德國的弗裡德堡宗教電影節、捷克斯洛伐克的伐斯特拉發國際生態學電影節、丹麥的歐登塞童話片電影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幻想片電影節、美國的紐約國際手工藝品電影節、瑞士的日內瓦國際自然影片電影節等。③地區性國際電影節:現有30多個,特點是規模大、小不等,放映時間一般是一周,有的兩周,隻放映某一個地區、幾個地區某些國傢生產的影片。1954年由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共同創辦的亞洲電影節是最早的地區性國際電影節之一。其他主要的地區性國際電影節還有:蘇聯創辦的專門放映亞、非、拉國傢影片的塔什幹國際電影節、佈基納法索(原名上沃爾特)舉辦的瓦加杜古泛非電影節、在古巴舉辦的拉丁美洲新電影國際電影節、法國的南特三大洲電影節以及東盟國傢電影節、巴爾幹國際電影節、法語區國際電影節、北歐電影節、地中海電影節、英聯邦電影和電視節、撒哈拉地區國傢電影節等。

  以上3種不同性質的國際電影節在國際文化交流、政治活動、經濟貿易、科技合作等許多方面發揮瞭重要的作用。80年代每年有100多個國傢和地區參加各種不同類型的國際電影節。通過各國影片的放映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各國的友好關系和相互瞭解,為發展各國電影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

  中國從1950年起參加國際電影節的映出並派瞭許多電影代表團前去參加商業性和學術性活動。據統計,1950~1985年,先後共參加過40多個國傢和地區舉辦的100多個國際電影節。獲獎影片有183部次(其中故事片61部次,紀錄片45部次,科教片36部次,美術片41部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