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料著作。元末明初陶宗儀著。陶宗儀字九成,號南村。黃巖(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元末舉進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教官。他勤於記述,據卷首孫序說,他常隨身帶著筆墨,遇事即記,堅持10年,積累瞭大量資料,然後整理成書,共30卷。成書時間,據書中稱朱元璋軍為“集慶軍”、“江南遊軍”,又據孫序作於至正丙午(1366),知其時尚未入明代。

  《南村輟耕錄》記載元代的典章、文物、風俗、掌故頗多,對瞭解元代社會狀況很有裨益。卷二十四《《黃道婆》條,介紹瞭民間紡織機女發明者的事跡,尤屬可貴。書中所考訂、記錄的文藝書畫諸條也多足備參證。例如,卷二十五《院本名目》條記載的和曲院本、上皇院本等名目,卷二十七《雜劇曲名》條關於雜劇諸曲名分調類編的情況,卷二十《白翎雀》條介紹教坊大曲白翎雀的特點,對研究中國戲曲的淵源及發展頗有價值。卷二十三《嗓》條,卷八《作今樂府法》條,卷二十《珠簾秀》條,對瞭解雜劇作傢關漢卿、散曲傢喬吉、演員珠簾秀的生活與創作亦有參考價值。卷四《論詩》條,卷七《趙魏公書畫》條,卷九《萬柳堂》條、《許文懿先生》條、《詩法》條,卷二十三《金蓮盃》條,卷二十六《箕仙有驗》條、《詩畫題三絕》條,對認識元代詩人趙孟淿、虞集、楊維楨的生活、藝術情趣亦有用處。卷二《不食死》條,卷五《汪水雲》條,卷二十《潔》條,記述宋末元初的作傢謝枋得、汪元量、鄭思肖的事跡,更屬較珍貴的資料。

  又,卷十七《哨遍》條記載散曲傢錢抱素諷刺鄙嗇富翁的數篇散曲,卷二十三《檢田吏》條記載詩人袁介的七言歌行《踏災行》,同卷《醉太平小令》條記載無名氏創作的〔醉太平〕小令,都是富有現實意義的作品。

  此外,卷三《貞烈》條,卷四《發宋陵寢》條、《妻賢致貴》條,卷十一《賢母辭拾遺鈔》條,可借以考出“三言”、《西湖二集》裡某些小說的本事。

  明代郎瑛《七修類稿》說陶宗儀多錄舊書,如《廣客談》、《通本錄》之類,都取為己作。但這些書今未見傳本,難於證明郎瑛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