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詞人。字京少,一作荊少。宜興(今屬江蘇)人。以歲貢生至府同知。康熙間曾舉博學鴻詞,未遇。

  蔣景祁與清初“陽羨派”領袖陳維崧同裏,際遇也近似;長年遊食,一生落魄。他“篤學嗜書,不屑屑為章句之業,尤肆心風雅,於《花間》、《草堂》蓋兼綜而務貫之”(宋犖《瑤華集序》)。他常與陳維崧唱和,很受王士禛賞識。他自稱“陽羨後學”,詞風追步陳維崧。20歲時已寫有《梧月亭詞》240餘首,朱彝尊讀後甚為讚賞。

<

  蔣景祁詞中寫到陳維崧的幾首,最能顯出兩人詞風的相近和關系的密切。如〔探春慢〕《迦陵太史有雪中憶桐初東遊之作,予亦棲遲未歸,慨然屬和》:“我亦天涯羈旅,悔此日灞橋,未共凝佇。”身世飄零,天涯淪落,知己遂成同調。陳維崧生前已傢破人亡,孤身病逝京師時,僅蔣景祁一人視疾在側。陳氏遺稿,悉付蔣景祁。〔賀新郎〕《端陽後四日檢迦陵遺集有感》:“論此恨茫茫難渡。絕調廣陵人解否?怕傷情莫再冰弦鼓。”曲屈深沉,洋溢著知音頓失的傷痛之情。

蔣景祁手跡石刻

  蔣景祁詞的內容較廣。紀遊詞如〔洞仙歌〕《西山紀遊》(九闋),漫寫京郊雨後春色,抒發許多興亡感慨;〔渡江雲〕《江行自天門山至采石作》,描繪大江舟行壯觀,吐出胸次不盡波濤。吊古詠史詞如〔金人捧露盤〕《荊壁鋪為漢淮陰侯講兵處》、〔調笑令〕《詠古》;詠物詞如〔暗香〕《詠桔》、〔垂楊〕《賦柳》,都寫得“穠而不靡,直而不俚,婉曲而不晦”(朱彝尊《蔣京少〈梧月亭詞〉序》)。贈答詞如〔滿江紅〕《贈梁汾舍人》、〔賀新郎〕《送查朗山遊黔》、《送宋山言歸商丘》等闋也立意高妙。其詞往往能從細膩處著筆,寫出豪放壯闊、悲涼鬱勃的篇章。

  蔣景祁又搜羅清初順治、康熙間詞作精華,輯成《瑤華集》行世。他自稱:“凡有去取,必三復詳慎而後定。”(《刻瑤華集述》)博采眾傢,不拘門戶,共選507人約2460餘首詞,為清初選當代詞的各種選本中的巨制。選集依小令、中調、長調順序排列,原詞凡有調無題者,為之制立標題。卷首有《刻瑤華集述》和《瑤華集詞人》簡表,集後附《名傢詞話》和《沈謙詞韻略》。有康熙天藜閣本,1982年中華書局影印本。

  撰《東舍集》5卷,《梧月亭詞》2卷,《罨畫溪詞》1卷,輯《瑤華集》2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