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齊時的隨葬陶塑。張肅俗墓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壙坡。1955年施工時發現,出土陶俑、陶器等40餘件,計有立與蹲伏狀女俑、武士俑、鎮墓俑、鎮墓獸、馬、駱駝、牛車、犬、豕、雞,以及井、灶、碓、磨、廁等明器30多件,多為模制,外施紅、黃、白、黑等色彩繪,色調鮮明,保存較好。人物形象高度在13~25釐米之間,面相清秀,女俑舉止俏麗飄逸。動物造型中的載物駱駝、鎮墓獸和牛車均高約30釐米,形態生動。其中如拉車的牛,高22.6釐米,膘肥體壯,昂首,雙角上揚,四蹄穩重重有力,以十分誇張的手法表現出牛雄健碩大的體態,為北齊雕塑的珍品。張肅俗墓的陶塑雖數量不很多,但此墓是發現較早、有確切紀年與出土地點的北齊墓葬,為研究北魏到隋唐明器陶塑的發展脈絡,提供瞭比較、研究的可信資料。

牛車

  由於對此墓墓志文字斷句看法不同,張肅俗或作張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