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書法理論著作。豐坊著。豐坊,初名坊,更名道生,字人叔,一字存禮,又字人翁,號南禺外史,浙江鄞(今浙江省寧波市)人。嘉靖二年(1523)進士,出為南京吏部考功主事。豐坊博學工文,擅長書法,尤工草書,著作豐富。

  《書訣》1卷,分段論述筆訣書勢、筆硯器用、篆法、古文、大小篆隸、懸腕用筆之法。書中大部分篇幅為法帖書跡目錄,是研究書法史的資料,其中不少現已散佚。其論述部分,偏重篆、隸,尤重視大篆,認為:“古大傢之書,必通篆篆籀,然後結構淳古,使轉勁逸”。關於用筆,重視對手腕的控制,認為:“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他把用筆歸結為“必以正鋒(中鋒)為主,間以側鋒取妍”,代表明代對筆法的認識,對後世影響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