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臺語支。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它是壯侗語族中分佈最廣、人口最多的一個語支。使用人口約4000多萬(1982)。根據語音特點和辭彙的同異,壯傣語支可分為3個語組:①西南組,包括傣語、泰語、老撾語、撣語(在緬甸)和阿含姆語(在印度阿薩姆邦,現已消亡)等;②中部組,包括中國壯語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儂語、土語、岱語等;③北部組,包括中國的佈依語和壯語北部方言以及泰國的石話。北部組沒有送氣清塞音;古複輔音聲母的音節在中部組變化最複雜;西南組的母音系統較複雜。3個語組組在詞匯上的區別比較明顯。在中國,北部組的壯語北部方言和佈依語固有常用詞中的同源詞約有75%,壯語南、北方言的同源詞(中部組和北部組)約有60~65%,佈依語和傣語(北部組和西南組)同源詞約有40%左右。各語組在語法上主要是一些虛詞不同,代詞及其使用情況也有明顯區別;數詞、量詞和名詞的組合次序,中部組和北部組名詞在量詞後面,西南組名詞在量詞前面,如表(表1)(括號內舉例說明詞序)。

1

再以惠水佈依語和武鳴壯語代表北部組,龍州壯語代表中部組,西雙版納景洪傣語和曼谷泰語代表西南組,舉例說明3個語組在詞匯和語音方面的異同(表2)。

2

表中左上角1~8是詞匯上的異同:1~4是中部組與西南組同而與北部組異,5~6是北部組與中部組同而異於西南組,7~8是北部組與西南組同;9~16是語音上的異同。從上面的例詞可以看出壯傣語支三個語組之間的關系。

  

參考書目

 Fang-Kuei Li,“A Tentɑtive Clɑssificɑtion of TɑiDiɑlects”Culture in History,Edited by S.Diamond,New York,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