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拼音方案。1955~1957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中文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訂,1958年2月1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公佈,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承認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

  制訂經過 1949年10月成立民間團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協會設立“方案研究委員會”,討論採用什麼字母的問題。1952年2月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設設立“研究並提出中國文字拼音化的方案”的“拼音方案組”,幾年中擬訂瞭好幾種以漢字、草書筆畫為字母的民族形式拼音方案。1954年12月國務院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1955年組織“拼音方案委員會”,由吳玉章、胡愈之任正副主任,黎錦熙、羅常培、丁西林、韋愨、王力、陸志韋、林漢達、葉籟士、倪海曙、呂叔湘、周有光為委員,在民族形式字母的方案之外,研究制訂采用拉丁字母的方案,最後確定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

  1956年2月,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第一個草案發表,使用瞭6個新字母。經過征求全國意見和國務院“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的審訂,1957年10月拼音方案委員會又提出完全采用拉丁字母的修正草案,也就是今天的漢語拼音方案。

  《漢語拼音方案》

  一 字母表 

漢語拼音字母表

  V 隻用來拼寫外來語、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字母的手寫體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書寫習慣。

  二 聲母表 

漢語拼音聲母表

  在給漢字註音的時候,為瞭使拼式簡短,zh、ch、sh可以省作 ẑ、ĉ、ŝ。

  三 韻母表 

漢語拼音韻母表

  ①“知、蚩、詩、日、資、雌、思”等七個音節的韻母用 i,即:知、蚩、詩、日、資、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②韻母ㄦ寫成er,用做韻尾的時候寫成 r。例如:“兒童”拼作ertong,“花兒”拼作huar。

  ③韻母ㄝ單用的時候寫成ê。

  ④i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憂),yan(煙),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

  u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wu(烏),wa(蛙),wo(窩), wai(歪),wei(威),wan(彎),wen(溫),wang(汪),weng(翁)。

  ü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yu(迂),yue(約),yuan(冤),yun(暈);ü上兩點省略。

  ü行的韻母跟聲母j,q,x拼的時候,寫成:ju(居),qu(區),xu(虛),ü上兩點也省略;但是跟聲母n,l拼的時候,仍然寫成:nü(女),lü(呂)。

  ⑤ iou,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ui,un。例如 niu(牛),gui(歸),lun(論)。

  ⑥在給漢字註音的時候,為瞭使拼式簡短,ng可以省作ŋ。

  四 聲調符號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    /   ˇ   ﹨

  聲調符號標在音節的主要母音上,輕聲不標。例如:

  媽mā  麻má  馬mă   罵mà  嗎ma (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

  五 隔音符號 

  a,o,e 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他音節後面的時候,如果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用隔音符號(’)隔開,例如:pi'ao(皮襖)。

《漢語拼音方案》與歷史上4中主要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比較

  從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漢語拼音方案兼收國語羅馬字、拉丁化新文字、威妥瑪式拼音和註音字母之長。方案中ㄐ、ㄑ、ㄒ用獨立字母 j、q、x表示,是為瞭使全部聲母沒有同符異讀的不便。

  方案的推行 1958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以後,秋季開始在全國小學教學。小學生入學,先學漢語拼音字母,然後用拼音字母幫助識字。同時在推廣普通話和外國人學習漢語方面,采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學習的工具。

  現在拼音字母已經普遍用於字典、詞典的註音,用於各種產品的型號標記,用於辭書和百科全書的條目排列順序,用於書刊的索引,用於視覺通信和無線電報,用於聾人的手指字母。1977年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采用拼音字母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采用拼音字母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中國對外書報文件和出國護照中的漢語人名地名一律用漢語拼音字母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