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幕芭蕾(有的版本為3幕)。作曲:П.И.柴科夫斯基,編劇:В.П.別吉切夫、В.Ф.格利采爾,編導:M.珀蒂帕、Л.И.伊萬諾夫,1895年1月15日首演於聖彼德堡瑪利亞劇院,主演:Р.萊尼亞尼、П.А.格爾德特、А.Д.佈林加科夫等(見基洛夫劇院芭蕾舞團)。劇情描寫王子齊格弗裏德與被魔法變成天鵝的公主奧傑塔的愛情故事。王子勇敢地與魔王搏鬥,忠貞的愛情終於戰勝魔法,奧傑塔重新獲得自由(有的版本為王子與奧傑塔雙雙投湖殉情)。

  柴科夫斯基這部舞劇音樂寫於1876年,曾由捷克人W.雷辛蓋爾編導,1877年2月20日上演於莫斯科大劇院。但由於編導不理解柴科夫斯基音樂的革新意圖和俄羅斯民族風格,演出失敗。比利時人J.漢森重新編導,莫斯科大劇院1880年和1882年再度上演,仍未獲得成功。1894年2月17日在紀念柴科夫斯基逝世1周年的晚會上,聖彼得堡瑪利亞劇院演出瞭它的第2幕,編導伊萬諾夫正確處理瞭奧傑塔和眾天鵝的形象,她們是人又是天鵝,而主要是人,是俄羅斯少女,並為此找到瞭相應的造型形式:“漂浮的阿拉貝斯克舞姿”。這次演出的成功引起人們重新恢復全劇演出的興趣,並委托柴科夫斯基的弟弟莫傑斯特對音樂和劇本重新整理,由珀蒂帕和伊萬諾夫編導,於1895年上演。這個演出本中主要由伊萬諾夫設計的群舞場面,一直沿用至今,成為後世演出的基礎。這次演出,是交響芭蕾的最早范例,對М.М.福金、G.巴蘭欽等人在舞蹈交響化方面的探索影響甚大。其他重要版本有: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1901年(編導:А.А.戈爾斯基)、1969年(編導:Ю.Н.格裡戈羅維奇),莫斯科音樂劇院1953年(編導:В.П.佈爾邁斯特),維也納國傢歌劇院1964年(編導:R.H.紐裡耶夫)等。北京舞蹈學校在1958年首次演出《天鵝湖》,編導:П.А.古謝夫,主要演員:白淑湘、孫正廷等。該劇一直是中央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