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北與中國的西藏毗鄰,東南、南、西皆與印度接壤。由於地理、歷史及民族等多種因素,大體上形成瞭兩種不同風格的民間音樂:山區音樂與平原地區的音樂。山區音樂以五聲音階為基礎,多使用二拍子,曲調較平穩,經常在一個八度內進行,西藏音樂的影響較為明顯。平原地區的音樂主要是六聲或七聲音階。有大量的複拍子和裝飾音。民間歌曲較為豐富,民間歌舞曲是常見的體裁,印度音樂的影響較多。尼泊爾的主要樂器有:薩倫吉琴、沙赫奈依管、朵拉克鼓、號筒、笛等。

  尼泊爾主要從事民間音樂活動的藝人稱為達曼依和蓋雷。達曼依平時以裁縫為職業,每逢宗教節日和民間喜慶活動,他們便被雇去奏樂助興。蓋雷原是18世紀時的宮廷樂師,19世紀後淪為流浪藝人。他們善唱抒情歌曲、敘事歌曲和宗教歌曲等。

  尼泊爾的專業音樂創作遵循印度古典音樂的理論,采用來自印度的各種拉格(見印度音樂)。宗教歌曲在尼泊爾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內容主要為贊頌印度教的大神,也有敘述佛祖生平的事跡。1957年成立瞭尼泊爾皇傢學院,指導全國的文學藝術工作,促進本國音樂事業的發展。近年來,廣播電臺經常舉辦一些以民間音樂為主的音樂欣賞會。

尼泊爾小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