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表演中的高難度技巧。因技術性強,故須經過專門訓練才能掌握,多用於某一類劇碼或某種特定情景,作為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烘托戲劇氣氛、加強藝術效果的特殊藝術手段。大致有以下幾類:

  借助服飾妝扮的:①耍帽翅。如蒲劇《殺驛》中的吳承恩得知恩人要遭暗害,他決定去替死前,通過帽翅的上下顫動、前後轉動和左停右動、右停左動等特技,揭示人物焦急、憂慮的複雜心情。②耍翎子。如晉劇《小宴》中呂佈與貂蟬相見後,通過呂佈盔頭上翎子的的涮、繞、擺、掏和單抖、雙抖等特技,表現他覬覦貂蟬、心神不寧的情狀。此外,還有耍甩發、耍髯口等。

  利用道具砌末的:①椅子功。如京劇《通天犀》,昆曲《嫁妹》、《擋馬》,蒲劇《掛畫》中都有在椅子上的跳、立、轉、臥等各種舞姿、特技,表現人物或暴躁激動、或機警靈巧、或喜悅歡快的性格和情緒。②耍素珠。如昆曲《下山》中的和尚本無逃出寺院後,以拋、接、甩、轉素珠的特技,表現他如鳥出籠的歡悅心情。在他叼靴赤腳背著色空過河時,忽聞有人來,又有口叼雙靴左右分甩的特技,表現他驚慌恐懼的神色。③耍旗。如昆曲《起佈問探》中探子向呂佈回報軍情時,有串指、穿腕、撇桃、耍花等耍旗特技,描繪戰局的變幻;京劇《白蛇傳·水鬥》中有耍大旗、抄觔鬥的表演,表示水中的搏鬥;另外,還有耍扇子、耍手絹、耍盤子、耍牙笏和寶劍出鞘、入鞘等。

  誇張表情、動作的:①變臉。是用變換面部色彩的特技,以表現人物內心極度恐懼時的驚慌失色,或憤恨難平時的怒顏厲色。②開眼。如川劇《金山寺·水鬥》中有韋馱向面上踢一腳,立時於眉間正中出現一隻金眼的特技,渲染瞭神話色彩。③提影子。多用於被“活捉”的人物,如《活捉》中的張文遠等。此外,還有耍牙等。

  其他:①噴火。多用於神鬼妖魔,如昆曲《嫁妹》的鐘馗、《九蓮燈》的火判,秦腔《遊西湖》的李慧娘,京劇《青石山》的周倉,都有口中噴火的表演,多為增強神話色彩。其中李慧娘的噴火,則表現瞭她抗擊邪惡的鬥爭精神。②吃火。如京劇《時遷偷雞》中,時遷吃雞時有吃火的表演。武打中的“打出手”亦為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