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方禹

  中國電影事業傢、評論傢。原名石美浩。1925年9月18日生於印尼爪哇三寶壟,祖籍福建。1946年考入燕京大學新聞系,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同年,撰寫《沈崇訪問記》,揭露美國兵強姦北大女學生的“沈崇事件”真相,,產生很大反響。離校後去香港《文匯報》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長江日報》、英文日報《上海新聞》等報刊的記者、編輯,發表瞭著名的政治抒情詩《和平的最強音》等。1952年轉入上海電影制片廠任編劇,創作劇本《天羅地網》、《小足球隊》。後任文學部主任、副廠長等職,扶植《苦惱人的笑》、《從奴隸到將軍》、《天雲山傳奇》、《喜盈門》、《小街》、《牧馬人》等優秀劇本,為該廠提高劇本質量,扭轉劇本短缺的狀況起瞭重要作用。1982年7月調任文化部電影局局長。任職期間註重端正電影創作的指導思想,貫徹“雙百”方針,促進電影風格樣式的多樣化,為中國新時期電影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瞭貢獻。結合工作實際,發表瞭《關於當前電影創作的幾個問題》、《創作自由之我見》、《我對端正電影創作指導思想的認識》、《邁出新的更堅實的步伐》等文章。1987年調任中國電影傢協會黨的臨時領導小組組長,並被補選為中國影協第5屆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