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屬植物中若幹粒用型種的統稱。粒用莧又稱籽拉莧。包括千穗穀、綠穗莧、紅莧、尾穗莧、繁穗莧等。一年生,糧飼兼用。亞、非、美洲均有種植。中國2 000多年前就有種植籽粒莧的記載。現東北、華北、西藏、雲南、江蘇都有小面積栽培。

  籽粒莧植株高大,根系龐大,莖稈粗壯、光滑,有明顯的溝棱與分枝。葉互生,寬大而繁茂;葉柄長,葉片長橢圓形、卵圓形或披針形;綠色、紫紅色和彩色。在主莖和側枝頂端著生穗狀圓錐花序,長長達40~60厘米,直立或下垂。花有黃綠、金黃、紫紅等色,花小,單性,雌雄同株異花。果實很小,扁圓形;每株可結籽6萬~10萬粒。

  原產低緯度地區。喜溫,屬短日照作物,對光敏感,生育期中遇短日照易開花結實。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具有耐瘠、耐旱、耐鹽堿、適應性強等特性。光合強度較一般作物高,具有速生、繁茂和再生特性,生物產量高。

  籽粒莧營養豐富。莧籽粉中蛋白質、脂肪、淀粉、礦物質含量高且質量好,是重要的食品原料。其莖、葉中所含蛋白質比種子還高,分別含8%~16%和21%~28%(幹重),其中賴氨酸含量分別達2.3%~2.5% 和1.4%~2.2%,是優質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