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綜合性大學。屬教育部。主校址在廣州。原名廣東大學。1924年由孫中山先生創辦,並題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校訓。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改現名。時設文、理、法、農、醫5科16系。1931年改科為學院。1937年發展為文、理、法、工、農、醫、師範7個學院和1個研究院。抗日戰爭期間,自1938年先後遷廣東羅定、雲南澄江、廣東坪石、東江、連縣(今連州)等地。1945年回遷廣州。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工、農、醫、師範4個個學院劃出獨立建校,同時並入嶺南大學文理學院及中南地區部分高校相關學科,中山大學成為一所文理科綜合性大學。魯迅、郭沫若、傅斯年、王力、王玉南、李達、顧頡剛、陳寅恪、薑立夫等著名學者曾在校任教。2000年建立珠海校區。2001年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中山醫科大學前身博濟醫學堂成立於1866年。

中山大學校園一角

  截至2008年,學校設有人文科學學院、嶺南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工學院、中山醫學院、國際交流學院、旅遊學院、翻譯學院、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等28個學院和地球科學系、資訊管理系等6個直屬系,並有研究生院、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等。有97個本科專業,有2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45個,還有23個專業學位點,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有一級國傢重點學科2個,二級國傢重點學科23個,6個國傢級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4個國傢重點實驗室。有教職工近1.3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00多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 000多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 000多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含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含雙聘)。在校各類學生7萬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 000多人、碩士研究生9 000多人、在職碩士研究生5 000多人,本科生3萬多人,外國留學生1 400多人。5所附屬綜合性醫院,3個專科醫院。圖書館藏書519.75萬冊。校園總面積達519.75萬平方米。出版物有《中山大學學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