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在針刺過程中,病人的被針刺部位以及醫生持針的手上出現某種特殊感應的現象。又稱得氣、氣至針感

  標誌 針刺感應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①病人感覺到針刺的部位有某種特殊的感覺,如酸、麻、脹、重、涼、熱,甚至有觸電樣的感覺;有些病人的這類感覺還會沿著經脈循行路線擴散、傳導,稱為循經感傳。若針感傳導至病變所在在,則稱為氣至病所。②醫生持針的手上也會有一種沉、緊、重、滿的感覺,好似針被輕輕吸住。

  性質 臨床主要有酸、麻、脹、重、涼、熱、痛、水流感和觸電感等。其中以酸、脹最為常見,開始多出現在局部,接著可逐漸沿經脈循行路線向遠距離傳導,甚而傳到病變所在處。麻感在臨床上也多見,一般呈線狀、條狀或片狀,多可遠傳。痛感一般不是醫生主觀尋求的針感,故應設法排除,但是,治療狂躁、昏厥等證而針刺井穴、十宣、勞宮、湧泉、人中等穴時,則要求有痛感。沉重感可出現在某些對針刺不敏感的病人,或者在酸脹感尚不明顯的情況下以及留針過程中出現。涼感多出現在施行透天涼手法時;熱感多出現在施行燒山火等手法的過程中。水流感多在四肢重要穴位出現,有沿神經幹擴散的放電感。

  臨床意義 針刺感應是決定針刺補瀉成敗和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之一。根據針刺感應的情況,可以推測人體正氣的盛衰,從而判斷疾病的好轉或惡化的趨向,作出預後診斷。其次,針下得氣,能促進經絡氣血運行、疏通鬱滯、祛除病邪。一般情況下得氣越快,療效越好。危重病人如不易得氣,常表示經氣虛衰,預後較差。由於所取腧穴、針刺條件和手法的不同,以及病人的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有時雖然針感較弱甚至沒有針感,但隻要臨床有效,也可視為得氣。

  “氣至病所”是指局部針刺感應沿經絡走向傳導至病變所在的特殊反應。針刺治療要求按照“經脈所通,痛候所在,主治所及”的原理,選取與痛所相關的穴位進行針刺,目的就在於使激發的經氣到達病所。“氣至病所”是產生臨床療效的主要作用機理。

  激發和控制針刺感應的方法 一般認為,隻要醫者有足夠的指力(包括氣功因素在內)、雙手配合適宜、針刺深淺得當,並有選擇地把“循”、“按”和“提插”、“捻轉”等方法組合起來應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針感的性質及其傳導的。

  控制針感方向主要是為瞭使氣至病所,要達到這個目的,應在麻脹感的基礎上進行,將針尖朝向病所,同時在針刺部位的與病所相反的一側用手指按壓(關閉法)。進行這些操作必須註意保持原有的針感而不使其消失,然後用捻轉、提插配合,多可使針感朝預定方向傳導。

  形成機制 針刺感應的形成與穴位梭內肌收縮有一定關系,已為越來越多的實驗結果所證實。在反復針刺肌肉組織比較豐富的合谷、曲池、手三裡、外關、足三裡、昆侖等穴獲得手下得氣感的同時記錄肌電活動,結果發現醫者出現手下得氣感時,大多數都可引出穴位肌電,其幅度和密集程度都與醫者手下得氣、患者自訴得氣感呈規律性的平行關系。故認為醫者手下得氣主要源於穴區肌肉的痙攣,而穴位肌電如同患者自訴得氣感一樣,可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醫者手下得氣感的反映。研究發現,這種肌電的發放,既不是因直接刺激肌肉而引起的插入電位,也不是自發性電位,而是需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才能完成的一種反射性活動。但有的研究表明,針刺印堂、膝眼、列缺等穴一般都引不出肌電,唯有針刺肌肉豐厚處穴位才能引出,說明穴位肌電並非神經電位;在常溫下針刺穴位,約有68%可引出肌電,由於降溫可降低肌電的出現率,故可排除肌緊張電位;又因靜脈註射適量箭毒後可使之消失,然在α纖維麻痹時可引出,證明穴位肌電是由γ纖維支配的梭內肌所發放。由此推斷,醫者手下得氣感主要也是梭內肌收縮的結果。

  外周體液與針感產生的關系是一個值得註意的問題。曾有人在光學顯微鏡及電子顯微鏡下,反復觀察電針大白鼠“足三裡”穴後針周部位肥大細胞的動態變化,結果發現肥大細胞中的大部分顆粒都經一系列變化後而被釋出細胞膜外,並以周邊出現放射暈的狀態暫存於細胞間質中,故認為肥大細胞可能通過釋放生物活性物質參與針感的形成及其傳入活動。

  雖然,從大多數實驗研究結果以及實際上針刺可能涉及的肌體結構來看,以肌肉、神經和脈管(包括管壁的神經)的綜合性結構作為針感產生的形態學基礎,似乎是多數學者的傾向性看法,但對針感形成機制的本質研究尚未得出肯定性結論,還有待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