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劇形成初期演員。工老生。原名士元,號子英。北京人(一說安徽或浙江人)。自幼嗜愛戲曲,24歲以票友身份在和春班客串《捉放曹》等劇,獲好評,遂正式搭和春班演戲,曾為和春班班主,後入四喜班。清鹹豐年間又與淨腳演員大奎官劉萬義)共組雙奎班。他嗓音寬亮響堂,行腔平穩質樸,不尚花腔,咬字堅實,以京音為準,唱功自成一格。扮相雍容大方,擅演帝王貴胄一類角色,以““王帽戲”最為著稱,世稱“奎派”,又稱“京派”。與程長庚、餘三勝並稱“老生三傑”、“三鼎甲”。道光二十五年(1845)楊靜亭《都門雜詠》有句:“而今特重餘三勝,年少爭傳張二奎。”三人中他最年輕,卻漸有後來居上之勢。代表劇目有《打金枝》、《金水橋》、《大登殿》、《五雷陣》、《牧羊圈》、《四郎探母》等。弟子有文武老生楊月樓、武生俞菊笙等。周春奎、許蔭棠等,亦能傳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