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芭蕾編導、教育傢。戲劇芭蕾的代表人物之一。生於俄國阿斯特拉罕,卒於莫斯科。18歲畢業於列寧格勒舞蹈學校,4年演員生活後入列寧格勒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深造,畢業後加盟基洛夫芭蕾舞團任編導。1934年他執導的根據A.普希金同名長詩改編的舞劇《巴赫奇薩拉伊的淚泉》(又譯《淚泉》)一舉獲得成功。1936年調往莫斯科,先後在莫斯科大劇院任芭蕾舞團團長和莫斯科舞蹈學校校長兼藝術指導,1946年起主持國立戲劇學院編導教研室,1951年任教授。。先後編導瞭普希金作品系列:《高加索的俘虜》、《村姑小姐》和《青銅騎士》。此外,還創作瞭《幻滅》,重編瞭《灰姑娘》、《紅罌粟花》等芭蕾舞劇。他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劇體系運用於舞劇創作,高度重視戲劇結構和心理體驗,努力塑造感人肺腑的舞劇形象。著有《舞劇編導藝術》(1954)、《舞劇編導手記》(1976)、《編舞教程》(1983)等教材。1969年獲蘇聯人民演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