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北省黃石市轄縣。位於省境東南部,長江中遊南岸,幕阜山北麓。面積2 783平方千米。人口83萬(2010),以漢族為主,另有土傢、回、滿、苗等民族。縣人民政府駐興國鎮。漢高祖六年(西元前201)置下雉縣,魏黃初二年(221)置陽新縣。此後幾經更迭變化,至明初改為興國府,洪武九年(1376)降府為州。1914年改興國州為陽新縣。縣境地處幕阜山向長江沖積積平原過渡地帶,北、西、南三面多為海拔400米以下的丘陵,中、東部為河谷平原。全縣有大小湖泊146個,有“百湖之縣”美稱。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北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降水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9℃。平均年降水量1 385.4毫米。礦產資源以銅、金、鉛、鋅和煤、石灰巖、大理石、膨潤土等為豐富,其中銅的探明儲量占全省的35%,為全國重要的銅生產基地。金的探明儲量8萬千克,居全國第3位。全縣農業以糧食、油料、棉花、水果和生豬、水產養殖等為主。工業已形成瞭以冶金、煤炭、電力、紡織、醫藥、化工、機械、建材、食品等為主的地方工業體系。大沙鐵路自西北向東南貫穿縣境。主要公路幹線有國道106線及武漢—南昌,浮屠—九江等。此外,還有長江、富河等河湖航運。風景名勝有龍港半壁山等,紀念地有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