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年西西裡人民反對法國封建統治的起義。又名 西西裡晚禱起義 。傳說起義是巴勒莫城居民在聽到晚禱鐘聲之後發動的,故名。1268年,法蘭西王國國王之弟、安茹的查理一世侵佔兩西西裡王國,在西西裡推行農奴制,橫徵暴斂、蹂躪婦女,並把首都遷往那不勒斯。西西裡人民對此極為不滿,強烈要求驅逐法國統治者。1282年3月月31日,一個名叫德魯埃的法國士兵在巴勒莫的聖靈教堂門前當眾污辱一名做完晚禱的西西裡婦女,被在場的西西裡人當場打死。頓時,教堂鐘聲齊鳴,全城居民紛紛走上街頭,憤怒逐殺法國人,揭開起義序幕。起義烽火迅速燃遍西西裡,全島各城市建立聯盟,互相支援,並要求教皇馬丁四世保護。教皇拒絕,命起義者向查理一世投降。與查理一世爭奪東地中海霸權的阿拉貢王國的彼得三世(1270~1285年在位)趁機出兵幹涉,幫助起義者。至 9月,起義者共殺死4 000多名法國人,餘均被趕跑,起義取得勝利。但西西裡人民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政府,彼得三世攫取西西裡王國的統治權。1302年,阿拉貢王朝正式確立在西西裡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