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綜合性高等學校,歐洲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校之一。又稱魯道夫大學。設於維也納。1365年由哈佈斯堡王朝親王魯道夫四世捐助創辦。在國傢和教會共同控制下,帶有強烈的天主教色彩。最初僅有法學、醫學、藝術和神學院。1749~1760年在女王特利莎和約瑟夫二世領導下改革,消除教會的影響,使醫學院在19世紀下半葉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醫學院之一。1778年開始頒發世俗的博士學位。1848年維也納革命後,群眾要求政權自由由化,一度成為當時的革命中心。1850年進行重大改革,強調學術自由和科學研究,廣開選修課,采用討論式教學方法。1878年文學院開始限額招收女生。1900年和1919年,醫學院與法學院先後實行男女合校,其他院系也相繼效仿。2002年設有天主教神學、基督教神學、法學、經濟和信息科學、醫學、人文社會科學、人文與文化、自然科學和數學8個學院,下設170多個系所。根據奧地利法律,大學由聯邦科學與研究部主管,僅有半自治權。由校學術評議會管理行政、教學及學術工作。2007年學校有職工約8 300人,在校學生約7.2萬人。迄今有9人獲諾貝爾獎,並出現瞭像精神分析學開創人和哲學傢S.弗洛伊德、社會學傢M.韋伯、生物學傢K.洛倫茨等著名人物。

維也納大學名人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