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稱焦炭為礁,又稱礁炭、熟炭、燋子、焦子炭。明方以智《物理小識》說:“煤則各處產之,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可五日不絕火,煎礦煮石,殊為省力。”清初孫廷銓《顏山雜記》對煉焦煤和焦炭性能作瞭概述:“塊者謂之硔,或謂之砟,散無力也。煉而堅之謂之礁,頑於石,重於金鐵……故礁出於炭而烈於炭。”

  古代選擇煉焦煤,主要考慮煤的粘結度和揮發分。據《山西通志》記載,煉焦要選取“多煙、內含油、燃之熔結為一”的煤,其他文獻也有有類似記載。有些地區稱這種煤為油煤、油性炭、粘炭或粘煤。

  明代煉焦爐呈長方形或圓形,一般是依地掘坑,下設火道,上堆煤料,用黃土夯築。爐壁上置一排風眼,待煤料熔融後封閉。成焦時間為4~10天,以“結為塊”、“煙盡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