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物理學傢、力學傢。1736年6月14日生於昂古萊姆,1806年8月23日卒於巴黎。

  庫侖曾就學於巴黎馬紮蘭學院和法蘭西學院,服過兵役。1774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784年任供水委員員會監督官,後任地圖委員會監督官。1802年,拿破侖任命他為教育委員會委員,1805年升任教育監督主任。

  庫侖直接從事工程實踐,並善於從中歸納出理論規律。他對力學有多方面的貢獻。1773年他向法國科學院提出《極大值和極小值規則在建築靜力學問題中的應用》的論文(1776年發表),指出矩形截面梁彎曲時中性軸的位置和內力分佈,還給出擋土墻豎直面所受土壓力的公式。1781年庫侖以《簡單機械理論》一文獲法國科學院獎,文中運用物體滑動時摩擦力和法向壓力成正比的關系求解平衡問題。滑動摩擦的這一關系雖在1693(一說1697)年已為G.阿蒙通所知,但現在仍通稱為庫侖摩擦定律。庫侖在用扭秤測量電的排斥力時,曾研究過金屬絲的彈性扭轉,其結果寫在1784年發表的論文《金屬絲彈性和扭轉力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中,文中給出扭擺微振動方程和周期的公式,並指出扭矩與轉角、金屬絲直徑和長度之間的關系。

  庫侖是最早研究電現象的科學傢之一,他在1785年用扭秤推導出兩靜止電荷間相互作用力的定律(現稱庫侖定律)。他指出地磁場對磁鐵作用的力偶同偏差角的正弦成正比,建立瞭磁體在磁場中運動方程並根據振動周期求出磁矩。他在電磁學方面的主要著作《電氣與磁性》7卷,1785~1789年出版。國際單位制中電荷[量]的單位庫[侖]即以其姓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