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觀賞價值的水生草本植物。多數為宿根和球根花卉。

  特性 水生花卉的根、莖、葉中多有相互貫穿的通氣組織,以利於在水生環境下滿足植株對氧的需要。一般是緩慢流動的水體有利生長;但少數種類則需生長在流速較大的溪澗或泉水邊,如豆瓣菜、苦草等。除某些沼生植物可在潮濕地生長外,大多要求水深相對穩定的水體條件。水底要求富含有機質的粘質土壤。

  類別 通常可分為以下5類:

  沼生類 生於水深一般在0.5厘米以內的沼澤等淺水地帶。如天南星科的菖蒲(Acorus calamus)具地下橫生的根狀莖和直立的劍形葉;初夏開黃色花,常叢植池沼灘邊,或與荷花、睡蓮配置觀賞,全株還可作香料或入藥。莎草科的旱傘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葉秀麗瀟灑,宜盆栽,或入盆後置池中巖石之上供觀賞。鳶尾科的黃菖蒲(Iris pseudacorus)春夏開黃花,宜臨水或在溪流石隙間種植。千屈菜科的千屈菜(水柳,Lythrum salicaria)夏秋開紫色花,宜水邊或於花境配植,也可盆栽。十字花科的豆瓣菜(西洋菜、水蔊菜,Nasturtium officinale)夏季開白色小花,可作蔬菜用,並為良好的園林水畔植物。

  挺水類 莖葉挺伸於水面之上,一般可適應深1米以內的水體。除蓮等外,還有香蒲科的寬葉香蒲(水燭,Typha latifolia),植株高1.5~2.5米,葉呈條形,花細小,肉穗花序可作切花,蒲絨和蒲葉可作工業原料等。

  浮水類 葉片浮於水面或略高出水面,可生於淺水至2~3米深的水中。如睡蓮科的芡(芡實、雞頭米,Eury-ale ferox)全株具刺,葉叢生,浮於水面;夏季開紫花,花托形如雞頭。睡蓮科的睡蓮(Nymphaea tetragona)花葉俱美,花單生白色,浮於水面;葉馬蹄形,具長柄;用以佈置庭園時多盆栽後放置水中,點綴池塘水景;其根有凈化污水的作用。同屬植物白睡蓮(N.alba)、黃睡蓮(N.mexicana)、香睡蓮(N.odorata)等也可供觀賞。

  沉水類 莖葉全部沉於水中,能適應較深水體,如金魚藻(松藻)、苦草、水蕹等。

  漂浮類 根通常不生於泥土內而伸展於水中,植株浮於水面或隨水流、風浪飄動。如浮萍、水浮蓮(大薸)、水葫蘆(鳳眼蓮)等。

  繁殖與栽培 水生花卉大多用分株繁殖,一般於春季開始萌芽時進行。如用播種繁殖,應在種子成熟時即采收播種,或貯於水中,以免喪失發芽能力。僅少數種類如蓮、水生鳶尾類和香蒲等的種實可以幹藏。栽培場所宜選池底有豐富腐殖質沉積的池塘或水田。盆栽也需用肥沃塘泥。水池深淺根據水生植物的類別和習性確定,並根據季節不同加以調節。耐寒的種類冬季無需保護;半耐寒的種類應於初冬結冰前提高水位,使其根叢位於冰凍層以下,以便安全越冬;不耐寒的則應掘起放冷涼處貯藏越冬。

  園林應用 水生花卉是佈置水景園的重要材料。一湖一塘可采用多種,也可僅取一種,與亭、榭、堂、館等園林建築物構成具有獨特情趣的景區、景點。大湖可種苦菜等沉水種類;湖邊、沼澤地可栽沼生植物;中、小型池塘宜栽中、小體形品種的蓮或睡蓮、水葫蘆等。凡堆山疊石的池塘,宜在塘角池畔配植香蒲、菖蒲;而假山、瀑佈的巖縫或溪邊石隙間,則宜栽種水生鳶尾、燈心草等。但佈置水景用的水生花卉數量不宜過多,要求疏密有致,水秀花繁,勿使植物全部覆蓋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