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子李賢墓。唐乾陵陪葬墓之一。位於乾陵東南約3公裡,今陝西省乾縣。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博物館於1971年發掘。據文獻記載,文明元年(684)李賢被武則天流放巴州(今四川省巴中縣)後自殺。中宗復位後,於神龍二年(706)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景雲二年(711)重開墓室,以章懷太子身份與妃房氏合葬。

  章懷墓地面有覆鬥形封土堆,原有圍牆。封土堆南有一對土闕,闕南有一對石羊。地下結構全長71米,由墓道、4個過洞、4個天井、66 個小龕、前後甬道和前後方形墓室組成,甬道和墓室為磚砌。後墓室西部置廡殿式石槨1具,上有線雕的男、女侍從圖像等。墓內壁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墓道東壁繪狩獵出行,西壁繪打球,兩壁的客使圖中有唐代鴻臚寺的官員、國內少數民族和外國的賓客(見彩圖)。特別是馬球圖,線條流暢,形態生動,是唐代墓室壁畫藝術中的佳作。甬道壁上繪手持盆景、果盤和樂器等的侍女和男侍。前墓室西壁繪觀鳥捕蟬,後墓室東壁繪宮苑仕女,描繪瞭唐代宮廷生活的情景。墓內出土墓志兩合,因墓早年被盜,均被移動過,一合為雍王墓志,在後甬道北端;另一合為章懷太子墓志,在後室前端。墓內殘存各類隨葬品600多件,小龕中有三彩駱駝和牽駝俑(見彩圖),馬和牽馬俑,還有高大的武士、文臣、鎮墓獸和男女侍從、伎樂俑,以及犬、雞、豬、牛、羊等傢畜傢禽模型,為研究唐三彩的發展提供瞭資料。

章懷太子墓墓室結構透視圖

客使圖 陜西乾縣唐章懷太子墓壁畫

駱駝載樂俑 陜西西安唐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