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都城。即今北京市內外舊城區。洪武元年(1368)明軍佔領元大都後,立即廢棄大都城的北部,將北城牆向南縮入約5裏,改大都為北平府。永樂元年(1403)改稱北京,永樂十五年營建新宮城,永樂十七年展築南城垣,永樂十八年新宮建成,正式遷都於此。嘉靖三十二年(1553)增築外城。原擬圍內城四面增築,後因財力不足,僅將內城南面的地區,包括天壇、山川壇和居民稠密的工商業區圍築於外城之內。因此,外城主要是工商業區,它是從明代中期以後發展起來的,反映著民營工商業的繁盛。。清代沿襲瞭明北京城的規劃,基本未作改變。

  明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面積約為60多平方公裡。內城9門,外城7門。宮城在內城的中央,前朝為皇極殿(清改建後稱太和殿),後宮為乾清宮。東、西華門在皇極殿前方的左右。宮城後面用人工堆成萬歲山(今稱景山),以為屏障。宮城前方左為太廟,右為社稷壇。宮城之外築皇城,皇城內除西部為西苑太液池,東南隅為“南內”重華宮外,東部和北部都是為皇傢服務的內官衙署和作坊倉庫等。在皇城南門承天門(清改稱天安門)至大明門之間為千步廊,左為宗人府和吏、戶、禮、兵、工五部及其他院監,右為五軍都督府和錦衣衛等,除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以外,中央主要官署都集中在皇城前方兩側,改變瞭元大都官署分散的佈局。

明北京城平面圖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見元大都遺址),內城的街道從長安街以北,仍沿元大都之舊;外城街道除個別地段有整齊的規劃外,絕大部分或沿用舊路,或利用廢棄的溝渠。由此可見,明北京城的規劃重點是在宮城和皇城的建設上,特別是在宮城前的中軸大路兩側,對稱地佈置著太廟和社稷壇、中央官署和五軍都督府、天壇和山川壇,從而加強瞭縱深效果,烘托瞭宮城的地位,突出瞭皇權至高的思想,這在封建社會都城規劃的設計上是非常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