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在北美和南美隻發現有晚期智人的化石和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物。地理上與其他大陸的隔絕,造成開發歷史較短。而由於同樣的原因,美洲的舊石器文化具有很大的地區特色。它從技術上說有兩個主要傳統:大獸獵人文化和砍斫器-刮削器文化。

  大獸獵人文化 這是一個以擁有兩面加工的桂葉形投擲尖狀器為特色的傳統。不同的研究者分別稱它為“大獸獵人文化”、“古印第安人文化”、“古美洲人文化化”或“美洲早期獵人文化”。它又分為拉諾、福爾瑟姆和普萊諾3組。拉諾和福爾瑟姆的石器,除瞭多種形式的刮削器、少量雕刻器和石錐等以外,最具特色的是帶凹槽的尖狀器。這種石器據信是安在投擲的標槍上的尖頭。拉諾文化的尖狀器叫“克洛維斯尖狀器”,系用錘擊法修理而成。器身長可達12厘米、底寬約4厘米,一面或兩面有短的凹槽。“福爾瑟姆尖狀器”,用壓制法修理而成,器身尺寸較小、中部較寬,兩面各有一條由根部幾乎通到尖端的凹槽。這兩種文化的遺址一般位於古沼澤的岸邊或懸崖之下,多半是當時捕獵和屠宰的現場,營地遺址少見。拉諾文化的主人以獵取猛獁象為特長,福爾瑟姆的獵手則專門獵取一種今天已經絕滅的大角野牛。普萊諾文化擁有許多類型的投擲尖狀器,它們由壓制法修理而成,做工精美,但都不帶凹槽。這種文化和現代動物群共生,不過早期的遺址同時存在絕滅種和現生種野牛的化石。

  早期的拉諾文化隻分佈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到更新世末期擴展到其他地區,如北美東部,包括一些曾經被冰川覆蓋的地方。拉諾文化的年代早者可達距今1.3萬至1.1萬年,延續到1.045萬年。出名的遺址有新墨西哥州克洛維斯附近的佈萊克沃特德羅遺址和亞利桑那州東南端的納科 -萊納遺址。前者是位於古沼澤地的一處營地遺址,產猛獁象化石和“克洛維斯尖狀器”以及“克洛維斯石葉”──一種從預制石核上打下來的用作刀具或刮削器的長石片。後者是一處捕獵和屠宰的遺址,從這裡發現瞭9隻被殺死和肢解的猛獁象,還有馬、野牛、貘等動物。它們與石器和用火的遺跡共存。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其年代為距今1.15萬年,可以代表拉諾文化中期的平均年代。

  福爾瑟姆文化的遺存在一些遺址裡疊壓在拉諾文化層之上,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兩者是並列的。其年代為距今1.1萬至0.9萬年。這種文化集中在落基山以東的大平原,並經中美再沿科迪勒拉山系擴展到南美。代表性的遺存有新墨西哥州的福爾瑟姆遺址、佈萊克沃特德羅遺址的第2水平層和桑迪亞洞穴遺址,蒙大拿州的麥克哈菲遺址和科羅拉多州的林登邁爾遺址等。它們多半是捕獵和屠宰場所,而林登邁爾則是一處宿營地。這裡石制品很豐富,除“福爾瑟姆尖狀器”外,還有用火石打制的拇指蓋狀刮削器、直刃刮削器、凹刃刮削器、“克洛維斯石葉”以及許多雕刻器。其年代據放射性碳素測定為距今1.08萬年。

  普萊諾文化的遺址不僅在落基山以西的高原、大盆地周圍和以東的大平原發現很多,連加拿大和中、南美也有。得克薩斯州的普萊恩維尤遺址屬於這一文化,是一處狩獵陷阱遺址,位於懸崖之下。從這裡發現瞭數以百計的野牛殘骸,以及“普萊恩維尤尖狀器”等工具。普萊諾文化和前述兩組文化在時間上重疊,約為距今1.1萬至0.8萬年。3組文化最後都被一個以寬大尖狀器和磨光石器為特征的"古代的"文化(又稱“古代文化傳統”)所取代(見北美史前文化)。

  在新墨西哥州發現的“桑迪亞尖狀器”也有帶短凹槽的,但最有特色的是帶單肩的尖狀器。有人認為桑迪亞的時代比拉諾的早,但兩者共生動群物是一樣的,年代也應該大致相同。

美洲的投擲尖狀器 1.克洛維斯尖狀器 2.福爾瑟姆尖狀器 3.桑迪亞尖狀器 4.普萊恩維尤尖狀器 5.“古代的”尖狀器

  砍斫器-刮削器文化 這個文化傳統分佈在北美和南美大部分地區。其石器用錘擊法加工而成,一般都比較粗大,加上許多石器的表面有長期風化而形成的很重的石銹,容易給人以古老的印象。一些學者將它和歐亞舊石器時代早、中期的石器相比,推測它可能代表一個“前投擲尖狀器時期”。但由於標本多采自地表,至今仍缺乏可靠的地層和斷代依據。

  大約在距今8000~7000年,北極地區出現瞭一個技術風格和東亞、東北亞同類制品一致的“細石葉傳統”。它在阿拉斯加持續到距今約5500年,在其他地區到距今3000年。生活在格陵蘭的以海獸和馴鹿為主要獵物的愛斯基摩人,一直到近代還在使用由這種細石器制成的復合工具。

  美洲的人類化石發現不多。在墨西哥特佩斯潘發現的人骨架,與猛獁象化石同處一層,應屬“大獸獵人”文化期,是目前美洲已知時代較早的人類化石。

  由於美洲印第安人在種族上和亞洲蒙古人種有密切的親緣關系,同時也由於地質學傢證實在更新世末次冰期期間,白令海峽因為海面大幅度下降而變成瞭“白令陸橋”,亞洲和北美兩個大陸曾一度連成一片。所以,美洲早期人類和文化起源於亞洲的觀點已經為人們普遍接受。但源頭在亞洲的什麼地方,第一批亞洲移民是在什麼時候到達美洲的等關鍵問題,因為缺乏足夠的考古學的證據,還沒有能得出令人滿意的答案。美洲舊石器中的一些類型,例如帶凹槽的投擲尖狀器在亞洲一直沒有見到,這種頗具特色的石器很有可能是在第一批亞洲移民來到之後,又經過一段時間才在美洲本土上發展起來的。還有美洲印第安人在發生學上也不同於現代的亞洲居民和愛斯基摩人,而這種差異是需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隔離才會出現的。因此有人懷疑人類到達美洲的時間比今天所估計的要早得多。目前,一般認為距今2.6萬至2萬年和距今1.2萬至1.1萬年,是“白令陸橋”和由北美北部通往南方的“走廊”(指原來被冰川覆蓋,後來由於冰川消融而暫時露出的地面)開放的時間。但也有人認為在2.8萬至2.3萬年前,人類已經進入瞭北美內地。甚至有人推測,早在舊石器時代中期,美洲已經和亞洲存在文化上的聯系,不過這種推測目前並沒有獲得可靠的年代學根據。

  

參考書目

 D.J.Jenning,Prehistory of North America,Second edition,Mc Graw - Hill,New York,1974.

 J.M. Coles and E.S.Higgs, The Archaeology of Early Man, Faber and Faber ,London,1969.

 S.C.Chard, Man in Prehistory, McGraw-Hill,New York,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