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近代伊斯蘭教中出現的反對“異端”、提倡回到《古蘭經》與聖訓的原來教義中去的思潮的稱謂。阿拉伯人稱尊古主義(即宗教改良主義)。13~14世紀時伊斯蘭教著名法學傢、神學傢伊本·太米葉,堅持初期伊斯蘭教的正統思想和罕百裡學派的法學見解,除瞭《古蘭經》、聖訓和慣例外,不信奉任何權威。他認為穆罕默德創教時期先輩們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宗教,反對後人對經、訓所作的發揮和解釋;反對教規中的繁文縟節和標新立異;反對對任何人包括先知、臥裏(聖徒)及其陵墓遺物的崇拜,提出““回到《古蘭經》去”的口號。18世紀末,阿拉伯半島興起瞭瓦哈比派宗教改革運動。該派領導人瓦哈卜繼承伊本·罕百勒和伊本·太米葉思想,提出嚴格奉行一神論,恢復初期伊斯蘭教的純潔性。該派還禁止飲酒、吸煙和跳舞,甚至禁止穿著綢緞和佩戴飾品,被稱為伊斯蘭凈化運動。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改革運動領導人如穆罕默德·阿佈杜也曾推崇原教旨主義。他認為伊斯蘭教國傢和民族之所以長期陷入落後狀態,其根源在於伊斯蘭教喪失瞭早期的純潔性與樸素性。在他看來,早在穆罕默德在世時,伊斯蘭教已臻於完善,其基本信仰、宗教制度、倫理準則、宗教習俗、法律制度等等已最後定型,現在所應做的隻是恢復伊斯蘭教的本來精神。他提出:要用伊斯蘭教內部出現分歧前的先輩的方法去領會宗教,從最原始的源泉中掌握宗教教理。

  伊斯蘭教歷史上曾多次發生以原教旨主義為基礎進行復古返樸的凈化運動,每次的動機和內容不盡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隨著伊斯蘭復興運動的發展,原教旨主義運動出現瞭新的高潮,在一些伊斯蘭教國傢中產生瞭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