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導演、演員、製片人、作傢。原名愛利亞·卡善喬格洛。1909年9月7日生於土耳其伊斯坦佈爾。4歲時隨父母遷居美國紐約。曾在耶魯大學攻讀戲劇。40年代初在百老匯舞臺從事導演工作,獲得成功後轉入電影界。1947年他在紐約參與創辦瞭演員講習班,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結合美國情況加以發展而形成一種表演理論。講習班培養瞭不少著名演員,如M.白蘭度、P.紐曼等人,對50~60年代的美國表演藝術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作為導演,他早期的影片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如《《飛鏢》(1947)、《君子協定》(1947,獲奧斯卡獎)、《漂亮的混血姑娘》(1949)、《街頭恐慌》(1950)、《薩巴達萬歲》(1952)等。50年代以後,他還特別註意運用電影的獨特表現手段處理形像的個性,盡可能利用實景拍攝,手法細膩復雜。1952年,在“好萊塢十人”案中受到傳訊。雖因他供出瞭一些情況而免遭牢獄之苦,但卻一直受到良心與道德危機的困擾。1954年拍攝的《在碼頭上》再次獲得奧斯卡獎,而且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獎。他的其他重要作品還有《伊甸園的東方》(1955,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美國啊美國》(1963,在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和《交易》(196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