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墓室的畫像石。主要分佈在今陝西省榆林、延安兩地區,20世紀初首次發現,50年代後經考古發掘和收集流散作品,數量已達600多塊。

  畫像石內容可以分為生產勞動與社會生活、神話故事與祥瑞物象、樂舞百戲、建築、歷史故事、裝飾圖案等幾大類。

  在這幾大類中,反映農作和畜牧的場面較多,牛耕、穀物、收割、放牧、馴馬等圖像常以單個畫面表現,一石面上並列多幅;狩獵與車騎出行也較多,一般以橫長構圖展展開宏大場面,幾乎每座墓都有。陜北在東漢時期屬上郡,是漢民族與少數民族雜居之地,邊塞屯戍導致對牛耕與射獵的重視,是這兩類題材屢見的現實基礎。祥瑞物象也比較豐富,虎鹿駕車、祥雲星座、靈芝仙草等或夾雜於幾何紋中為邊飾,或集中為一完整畫面,在造型上它們與中原地區同類題材相似,反映出東漢時期關於死亡與靈魂的觀念流佈的一致性。歷史故事與人物較少,僅見幾幅。

陜西綏德出土的《牛耕·車馬》畫像石

  畫像在墓中的分佈有明顯的區域特點。它們主要用於墓門裝飾,在墓室中一般分佈在過道橫楣、中柱與邊柱上,少量分佈在壁面和券頂上。墓門由橫楣、邊框、門限或柱基及門等5、6塊石料構成,看上去是呈矩形的完整畫面,構圖有一定規律:門上是鋪首銜環,其上下均有龍、虎、朱雀等表示方位與吉祥的形象,佈局疏朗,無背景襯映。橫楣與邊框相連呈凹形,由蔓草、卷雲與禽獸組成的復雜圖案沿其外圍形成邊飾。

  這種邊飾手法在其他地區畫像石中少見,邊飾以內,屬於橫楣之處一般是車騎、射獵行列,屬於邊框之處分成若幹小畫面,一般有端坐扶桑、仙山上的東王公與西王母,還有門吏與望樓等。整個墓門上的形象呈現出內疏外密的節奏。

  陜北畫像石主要以地產的頁巖為材料,將自然平整的石面打磨後進行雕刻,代表性的技法是減地陽刻後用墨線勾勒形象細部,或加彩繪。在用線條框成的畫面中,形象飽滿充實,留白較少。以曲線描繪的蔓草卷雲和祥瑞物象穿插流貫,勢態舒散飛動。

  根據現有材料分析,畫像石在此區域流行的時間為東漢永元(89~105)至永和 (136~141)年間。在未獲得時代較早的材料之前,專傢們認為這種藝術樣式由其他地區傳入,是它們在百年之內題材集中、面貌統一而且成熟的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