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魏佛教泥塑。永寧寺是在北魏後期熙平元年(516)靈太後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焚毀,遺址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東15公裡的漢魏洛陽城址內。1979年對永寧寺的塔基遺址進行發掘,發現瞭大量佛教泥塑殘像。泥塑殘像分大小兩種:大像較少,隻有佛和菩薩像的殘件,無法復原;小像較多,約300餘件,多為貼置牆壁上的影塑。塑像頭高約7釐米,體高約15釐米。全系手工塑制,泥質細膩,淘洗勻淨,由於曾遭大火焚燒,現在已成堅硬的陶質。從頭像看,主要內容有兩類:一類是菩薩、、弟子、飛天等;另一類是世俗供養人,包括眾多的文武官員和男女侍仆、侍衛武士等,模擬著皇室供養佛的行列。泥塑的面貌傳神,富有個性,人物的發髻、冠帽、衣袍、鞋履等,刻畫得細致逼真,代表瞭當時泥塑藝術的最高水平。泥塑原施彩色,現已剝脫。

殘存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