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任城太守夫人孫氏碑》原石的初拓本。剪條裝,額6頁,每頁2字,碑文47頁,每頁3行,行5字,縱22.5釐米,橫12.6釐米。書法結字方整,緊練峭拔,筆劃粗壯偉岸,筆力充沛,波磔短齊,捺角豐肥,方中見圓,較東漢隸書又有所變化,論者稱為“孔羨法嗣”。

  此本碑額“太守”的“守”字完好,碑文第12行“為婦儈載”等字完好,第20行“弘多仍罹”的“仍罹”2 字不損,為乾隆年出土後初拓本。拓工精細,字口清爽,字神顯露,至為難得。有““妙華”、“劉喜海”、“黃葉邨莊”、“吳氏傢藏”等藏印及無款跋稿1頁。現藏故宮博物院。

  《任城太守孫夫人碑》為西晉泰始六年 (270)十二月立,碑原在山東新泰縣新甫山下,未見前人著錄。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為江鳳彝訪得,拓以傳世。碑石後移新泰縣學,今在泰安岱廟。碑額隸書“晉任城太守羊公夫人孫氏碑”,碑文隸書20行,行3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