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佛教寺院。原在山西省長子縣城東15公裡慈林山,現遷至距原址2公裡的崔莊山腰,南向。寺肇始於北魏神瑞元年(414),初名慈林寺。唐鹹亨年間(670~674) 擴建,上元元年 (760) 改名廣德寺。宋治平中(1064~1067) 又名法恩寺。宋元豐四年(1081) 始名法興寺至今。寺內宋代彩塑及唐代石殿,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圓覺殿創建於五代後晉開運二年年 (945),宋元豐四年(1081)重建。平面近正方形,面寬進深各三間,通面寬13.72米,通進深13.1米,原為單簷歇山式屋頂,現存為硬山頂。殿基外沿條石壘砌,須彌座束腰雕簡煉的花紋圖案,現存唐宋佛殿中僅此一例。前簷明間辟門,額頰、地栿皆青石雕造。簷下鬥栱七鋪作,雙抄雙下昂偷心造,直柱通簷栿,但在後槽簷栿下用金柱兩根,砌扇面墻,墻前置凹形佛壇,壇前兩角又施小八角青石柱各一,壇上塑像。殿頂筒板瓦覆蓋,黃綠色琉璃剪邊,是明弘治六年 (1493) 更制。殿內彩塑是法興寺遺存中的珍品,尤以十二圓覺彩塑為最佳(見圖),

十二圓覺彩塑 系宋大觀元年至政和元年(1107~1111)塑成,共計22尊。壇上主佛釋迦牟尼,側有阿難、迦葉,文殊、普賢分列左右,前隅為二護法金剛。次間依壁砌基座塑十二圓覺,每面6軀,坐式,或雙足下垂,或單足盤曲作半結跏式。像高2.24~2.5 米。面相圓潤清秀,高髻變化各異,衣紋轉折自然,肌體豐潤健美,不失上承唐風又寓有寫實風格的宋塑佳品。

  舍利塔建於唐咸亨四年 (673),位於圓覺殿前中軸線上,全部用石板構成。兩層,方形,每面10.12米,總高10.66米,石板疊澀出簷,分內外槽,可繞行,猶如殿堂,為中國現存實物中所罕見。燃燈塔建於唐大歷八年 (773),位於舍利塔北側,平面八角形,高2.58米。基座兩層皆作仰覆蓮瓣和束腰壺門。塔身中空,四正面雕門,燈光由此外射。四斜面雕破子欞窗。其上欄額鬥栱承托塔簷,塔剎有覆林、受花和寶珠。造型秀麗,雕工精細,是唐代石雕藝術的精品。東西二塔位於寺前兩隅,唐代造,三層,八角形,總高4.79 米,底層為龕,疊澀出簷,上置仰蓮、相輪、寶珠為剎(寶珠已失)。密簷塔,位於寺後西北隅,方形,僅殘留五層塔簷和寶剎,殘高2.87米,依其造型和手法,應是唐物。餉公禪師塔,五層,平面方形,高4.1米,疊澀簷。元代於塔身底層正面嵌碣1方,石質與塔身有明顯差異,上鐫“餉公禪師塔銘”和“大元至元二年(1265)”題記。

  寺內唐宋以來碑碣16通,有一定史藝價值。

  中華民國初年法興寺圓覺殿殘壞,當地士紳將其簷頭鋸短,歇山改為硬山,外形已非原制。1957年發現後即行保護管理。近年來因采礦,慈林山地表裂陷,寺宇不易就地保存。經考察研究並報請國傢批準,決定遷至西南2公裡崔莊山腰復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