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為阻止或延緩藏品劣化變質所採取的防護技術措施。保養工作以預防為主,採用現代和傳統的養護方法,使藏品處於適宜的保存環境中,防止藏品發生有損其珍貴價值的變化。其要點是防潮濕、防乾燥、防污染、防灰塵、防光輻射、防蟲蛀、防黴菌、防腐蝕、防老化、防變色、防糟朽等。

  控制環境溫濕度 需安裝空氣調節設備,可裝置集中式自動空調系統,保證藏品庫房和陳列室的空氣溫度和相對濕度恒定在所所需的標準范圍。亦可在溫濕環境不佳的房間或不利的季節,局部使用調溫調濕設備。用機械方法緩和溫濕狀況,如使用櫃式恒溫恒濕機、窗式空調器、掛壁式空調器、去濕機、加濕機等,阻止室外不良氣候幹擾。在氣候不宜的季節,庫房應緊閉門窗,陳列室應閉窗掛窗簾。室外氣候適宜的季節,可開窗通風降溫散濕; 另外還要註意控制藏品貯存箱櫃的小環境。博物館開放後,室外氣候幹擾是難免的,應將藏品置於封閉嚴密的陳列櫃中,庫存藏品也要保存在箱櫃中,使其免受外界幹擾。還可使用調濕劑改善藏品貯存環境的小氣候,如在藏品箱櫃內放置吸濕材料、調溫材料。

  控制與治理博物館環境污染 排除污染源是保護環境的根本方法。在博物館附近,不得有工業企業,不得直接燃燒礦物燃料。要改變博物館及所在地區的能源結構,實現電氣化、煤氣化和集中供熱。博物館附近不得有污水坑,不得燃燒垃圾,新建博物館應選擇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地方。要在博物館建築物周圍廣植各種樹木、花卉、草坪,這是改善污染狀況的積極措施。樹木、花草一般具有抗污染、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和灰塵及凈化空氣的作用,還有殺蟲滅菌、遮蔭降溫、調節氣候、削減風速、消除噪音的功能。在植物種類選擇上,不僅要有抗污染植物,也要有對污染敏感的監測植物。

  阻止和排除空氣污染物 要在庫房和陳列室安裝空氣過濾設備。在觀眾入口處,設清除觀眾鞋上污物的設施。庫房工作人員應換拖鞋、穿工作服入庫。建築物門窗要嚴緊並加密封條,防止有害氣體和灰塵從縫隙透入。註意衛生間管理,禁止吸煙。保持藏品庫房和陳列室的清潔。清除灰塵宜用濕法,亦可用吸塵器,墻面、地面要用易於防塵、除塵的材料。須密封藏品櫃箱,防止污染物進入。采用密封除氧充氮技術,創造特殊保存環境。

  控制和防止光線輻射 庫房建築應避光,可建密閉式無窗庫房、地下庫房或山洞庫房,庫房有窗也不宜過多且大。建築物屋頂裝飾反射系數大的白色材料。窗門要采用百葉窗、遮陽板、搭涼棚、掛竹簾、掛厚窗簾或夾層窗簾等遮光設施。在玻璃窗外,加設較厚的木板窗,塗佈油漆使室內變暗。門窗和櫃面應選擇能不同程度地減少光輻射的玻璃,如毛玻璃、花紋玻璃、夾層玻璃、藍色平板玻璃等。氧化鈰、氧化鈷玻璃具有良好的截止紫外光輻射的性能,也可根據需要選用。紫外光吸收劑是一類能夠強烈地吸收紫外光,並可將紫外光能轉變為無害熱能的物質。將紫外光吸收劑塗於普通玻璃上,或使用經添加紫外光吸收劑而特制的有機玻璃及醋酸纖維軟片,既可將大部紫外光濾掉,又可完全透過可見光。紫外光吸收劑有:羥基二苯甲酮類、芳香族酯類、羥基苯駢三唑類、三嗪-5等。人工光源以選擇紫外光輻射少或無紫外光輻射者為妥。熱發光光源的鎢絲白熾燈優於氣體放電光源的熒光燈。熒光燈雖為冷光源,但它向照明空間輻射紫外光,須采取紫外光濾光措施。此外,將藏品貯存於囊、匣、盒、箱、櫃中,避光密閉存放,是預防紫外光輻射的簡易方法。

  防治蟲害 保存藏品的建築物,必須具備防蟲功能。庫房要選在地勢高、幹燥、通風的地方,不要與居民生活區為鄰。建築物大門須設緩沖門,采用無窗庫房或密封窗。通風孔道設密紋紗窗、紗門或空氣過濾設備,阻止害蟲進入室內生存繁殖。對非文物的舊建築,可將其地基由磚木結構改為石質結構或鋼筋水泥結構。建築物內的地面、天花板、墻壁應平滑,無縫隙,使害蟲無棲身之處。建築物的木質材料應經消毒殺蟲處理。

  藏品貯存環境、設備要進行消毒殺蟲處理。庫房應定期消毒殺蟲,特別要註意空倉消毒,保持庫房清潔。有機質地藏品,在征集入藏前或提取使用後,應嚴格檢查並及時進行消毒殺蟲處理,防止將害蟲帶入庫房。保存和接觸藏品的設備器具,包括庫房藏品箱櫃、囊匣、陳列櫃、臺座、版面、藏品包裝箱、運送車等,凡材料為有機質地的均需進行消毒處理。

  害蟲的物理防治法是用物理手段創造特殊環境,破壞害蟲的生理機能,使害蟲不育或死亡,達到防蟲滅蟲的目的。它具有殺蟲高效,無殘毒,不污染環境,方法簡便等優點。物理殺蟲法有:高溫殺蟲法,如遠紅外光輻照殺蟲法和微波輻照殺蟲法;低溫殺蟲法,如冷凍殺蟲法;絕氧殺蟲法,如充氮法、液氮殺蟲法、除氧劑封存法;還有高能射線輻射殺蟲法。

  害蟲的化學防治法是應用廣、收效快的殺蟲法,但藥物會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有的藥物對藏品有副作用或殘留於藏品上使其受損,還有的藥物易燃、易爆。所以,用於藏品的消毒殺蟲藥劑要經過篩選,要求高效、低毒、廣譜。博物館曾使用的防蟲殺蟲藥劑有:樟腦、萘、對位二氯苯、環氧乙烷、溴甲烷、硫酰氟、甲醛、敵敵畏等。

  中國古代使用的防蟲藥物有蕓草、莽草、秦椒、蜀椒、胡椒、百部草、苦楝子、黃蘗、山礬、皂莢、青蒿等天然植物殺蟲劑和鉛丹、白礬、雄黃等礦物殺蟲劑以及麝香等動物殺蟲劑。防蟲藥物使用方法有:對書卷用紙進行藥物處理,如黃蘗汁染紙法、椒汁染紙法、雌黃塗佈法;書卷裝幀裱褙時采取防蟲措施,如在粘合劑中添加防蟲藥物、裝訂防蠹紙;在藏品貯存環境中施放殺蟲防蛀藥物,選擇防蟲木材制作藏品箱櫃等。

  防治黴菌 須嚴格控制有機質地藏品保存環境的溫濕度指標,保持庫房、陳列室空氣清潔,不滯留灰塵和空氣污染物,以阻止黴菌的滋生繁殖。對已沾染黴菌的藏品,要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消毒滅菌劑有環氧乙烷、溴甲烷、甲醛等。藥物熏蒸消毒需在特制的真空熏蒸消毒機、熏蒸消毒室或消毒箱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