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把野生生物培育成傢養生物的過程。大約在6 000~10 000多年前,人類逐步學會馴化植物和動物,並擺脫瞭完全依靠採集植物和狩獵為生,開始瞭農業生產。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作為傢犬已有1萬多年的歷史。野豬馴化為傢豬大約有9 000年的歷史。馬的馴化始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是最早馴化馬的國傢之一,約有6 000年的歷史。禽類的馴化比畜類晚一些。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炭化稻穀遺存表明,野生稻被馴化成栽培稻,在中國已有7 000多年的歷史。黃河流域域粟的馴化栽培歷史也有7 000多年。人類馴化動植物,首先要為其提供必要的環境條件,使其逐步適應;其次是通過多種措施促使其遺傳性向著人類所需要的方向發展,如高產,優質,早熟,抗逆等。在畜牧業上,馴化分為兩個階段,即馴養階段馴化階段。前者大多是從易養、易馴服的幼小動物開始;後者是在被馴養的動物中,通過飼養管理條件的改變和選擇,逐漸達到能在傢養條件下正常發育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