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銀為原料製成的器皿、首飾、擺件等金屬工藝品。有的全部以銀製成;有的以木、瓷等為胎,外麵包銀;有的在銀器上鑲嵌珠玉;還有的為銅胎鍍銀。

  沿革 中國銀的使用始於器物的裝飾。戰國時期就有在銅器上鑲嵌、裝飾金銀的金銀錯工藝。漢代稱銀為白金,除用作器物裝飾外,也有少量銀器,如碗、碟以及銀印等。十六國時已有用銀制的餐具。唐代是中國銀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全國有銀作56處,主要產地有陝(今河南南陜縣)、宣(今安徽宣城)、潤(今江蘇鎮江)、饒(今江西鄱陽)、衢(今浙江衢縣)、信(今江西上饒)等州。當時銀器生產分官作與行作兩種。前者屬官營的作坊院,後者為金銀行業的工匠作坊。銀器品種繁多,有碗、盤、杯、碟、盆、盒、壺、瓶、鍋、匜以及熏爐、熏球等。唐代銀器,形體豐盈,氣勢博大,紋飾繁密,富麗堂皇,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風貌,多為王公貴族們所享用,其中許多銀器是地方的貢品。不少銀器設計頗為巧妙。如1970年西安南郊何傢莊出土的一件唐代銀熏球,球體兩半有鉸鏈相連,開合自如;球內有一盛香料的小金碗,用套環與球體相連,不論球體如何轉動,小碗始終保持平穩,碗內香料不致翻倒,技藝精湛。宋代,銀器業也很發達,銀器形體比唐代的小巧,胎體輕薄,紋飾風格趨向寫實,並出現鏨刻詩文等題材。元代,瓷器廣泛使用,使銀器生產逐漸衰落,但宮廷中仍有不少銀器。元代朱碧山是著名的文人兼金銀工藝傢,他制作的蝦杯、蟹杯、龍槎杯等均為傳世精品。明代,北京的銀絲鑲嵌已有較高水平。清代,宮廷有大量的銀餐具和銀炊具。康熙六十一年(1722),廣東向清廷貢奉的銀器有茶壺、燭剪、墨汁罐、匣、文具、耳挖等物,其中匣和文具來自歐洲。道光年間(1821~1850),禦膳房的金銀用具多達3000餘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全國大多數省、市、自治區都有銀器生產,主要產地有北京、成都、上海、天津等。

  品種和工藝 銀器品種很多,工藝多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銀器有首飾、胸針、頭飾、服飾、餐具、茶具、酒具、煙具、文具、燈具、罐、盒、盤、瓶,以及壁飾、擺件等。工藝技法有鑄、鍛、刻、鏤、焊、編織、堆壘、鑲嵌等。花絲以北京、四川成都為最著名,其中四川成都的銀絲制品不用模具,全憑藝人用手將細如發的銀絲運用填絲、壘絲、穿絲、搓絲等工藝,制作出各種造型的器物,花色品種多達400多個。上海和天津的銀器是將熔融的銀料碾軋成片後,用手工錘制成型,再將接縫及附件(如碗底、杯把、壺嘴等)進行焊接,然後通過鏨刻、鏤空、堆焊、鑲嵌、壘絲等工藝,在器物表面加工出各種裝飾紋樣,最後進行打光或鍍銀;也有的以素亮為主,隻打光不加紋飾。80年代還出現瞭銅胎鍍銀的餐具。中國藏族和蒙古族使用銀器較多。藏族的銀器主要包括餐具、酒具、盤、盆、罐,以及酥油燈、凈水壺、護身符、銀塔、銀帽等。蒙古族的銀器主要有洗手壺、奶壺、碗、筷、罐等。此外,銀首飾是許多少數民族婦女所喜愛的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