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一世

  羅馬帝國皇帝。生於尼什(在今南斯拉夫境內)。306年繼其父君士坦提烏之位,成為諸帝之一。次年稱正帝。312 年於羅馬北郊大敗馬克森提烏,統一西部羅馬帝國。為取得基督徒擁護,君士坦丁聲稱在大戰前夜夢見標記十字架的軍旗旗,故勝利為上帝所賜,並自稱為上帝的仆人。313年與李錫尼合力征服羅馬帝國東部,隨即簽署《米蘭敕令》,宣佈基督教為合法;發還被沒收的教產;釋放被捕的教士教徒;免除教士的賦稅徭役;給主教以釋奴權;教會可擁有財產等。323年擊敗李錫尼,統一羅馬帝國東西兩部,並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325年在尼西亞召開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開啟由皇帝召開普世主教會議的先例;並在會上以皇帝名義對教義爭論進行裁決,頒佈《尼西亞信經》。330年建君士坦丁堡,作為帝國東都。同年,征討多瑙河下遊的哥特人,獲勝。331 年以謀叛罪處死皇後芙斯塔和長子克雷斯普斯。次年頒佈禁止奴隸逃亡的告示。在位期間為後斯羅馬帝國相對穩定時期。337年死於尼可米迪亞。臨死前,他正式受洗加入基督教。其墓在君士坦丁堡大教堂內,1024年為十字軍所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