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語戲劇傢。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訥迪亞地區的農村,先後在加爾各答印度教徒學校和印度教徒學院學習。畢業後供職於郵電部門,由一般公務員逐漸升任高等文官的職位。他在學生時代開始寫詩,著有詩集《人性》。他的第一部劇本《靛藍園之鏡》於1860年問世,主要寫靛藍商殘酷壓迫靛農的故事。劇本上演後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掀起一場反對靛藍商的運動。著名孟加拉語作傢班吉姆·查特吉曾把這部劇本比作印度的《湯姆叔叔的小屋》。他的比較著名的劇本還有《年輕的女苦行者》(1863)、《《為婚事而發瘋的老漢》(1866)、《有夫之婦的望日》(1866)、《女戲子》(1867)、《兵營》(1872)、《荷花中的美女》(1873)等諷刺劇和喜劇,它們描寫現實中的人物,因而得到觀眾的贊賞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