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中國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傢、導演。原名趙默,字緘可。江蘇吳縣人。父親早逝,青少年時生活顛沛流離,曾多次輟學,很早就熱愛戲劇藝術,並學過京劇。後在一個農場當學徒時,編導和演出瞭幕表劇《出征》。農場解散,他到一傢戲班從事繪景工作作。18歲時,參加北伐軍。20年代末到上海,學習詩畫,業餘參加京劇演出,具有多方面的藝術興趣。時值抗日活動風起雲湧,他參加瞭反帝大同盟,並於1932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對話劇發生濃厚興趣,決心從事話劇活動,被調至左翼戲劇傢聯盟。從此,金山參加瞭一系列戲劇活動的組織、創作和表演。

  自1935年起,金山開始從事電影創作。在上海月明影片公司主演《昏狂》後,1936年加入新華影業公司,在《長恨歌》裡飾演主要角色。同年還在根據俄國果戈理名劇《欽差大臣》改編的《狂歡之夜》裡扮演假欽差。1937年,在《夜半歌聲》(見彩圖)中扮演男主角宋丹萍,人物富於激情,性格獨特鮮明,在觀眾中,尤其是知識青年中頗有影響。同年,他在影片《貂蟬》中扮演呂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到武漢,任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副隊長,1939年接受周恩來交付的任務赴南洋,在華僑中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不久被新加坡殖民當局傳訊,1940年底被驅逐出境。1941年在香港參加旅港劇人協會的領導工作。珍珠港事變後,日軍占領香港,金山於1942年春輾轉到達重慶。主演瞭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借古諷今,揭露瞭當局制造皖南事變的陰謀,演出取得很大成功。他扮演的屈原,充滿詩意、感情充沛,人物刻畫準確生動,獲得一致好評。

《夜半歌聲》(1936,馬徐維邦導演) 新華影業公司

《松花江上》劇照

《松花江上》(1947,金山導演) 長春電影制片廠(1946~1948)

  抗日戰爭勝利後,在長春電影制片廠完成瞭他編導的第一部影片《松花江上》(1947,見彩圖。影片主要反映一對青年礦工夫婦,不堪日本帝國主義奴役,和民眾一同起來抗爭,並進行抗日武裝鬥爭的故事。其中一些場景,如母親在日寇脅迫下跳江自盡,青年夫婦一路逃亡的艱苦情景,礦井下礦工慘遭窒息的場面,以及礦工們紛起抗爭的描寫等,都很真實、感人。在導演處理上,金山著力於東北自然景色的渲染和風土人情的描繪,使影片中的許多場景如一幅幅富有地方特色的風俗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金山集中精力從事戲劇和電影創作工作,1958年編寫電影《風暴》,並扮演瞭主角施洋。他先後改編、導演的影片還有《黃花嶺》、《十三陵水庫暢想曲》等。“文化大革命”後,他雖身體多病,但創作熱情很高,1978年冬,排演瞭話劇《於無聲處》。此後,在從事戲劇教育的同時,大力投入電視劇藝術的開創性工作。晚年,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電視劇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戲劇傢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1982年7月7日病逝於北京。